晶闸管在焊机中的应用
焊机的工况是间歇性的。即晶闸管工作时结温升高,停止工作时结温降至一定值。再次工作,结温在此值的基础上升高。这里应该使用晶闸管设计实例1中提到的瞬态热阻的概念。在这种情况下,热平衡条件由安装的散热器和晶闸管的瞬态热阻之和决定。计算公式见图1。
图1在几种常见载条件下等效结温的计算公式
(一)举例说明。
例1:某焊机采用六相半波带平衡电抗整流线。满负荷工作时,导角120°。每个晶闸管的平均电流为66.有效电流为115.6安。采用CR101晶闸管。图2显示功耗为102瓦,较高外壳温度为95℃。若晶闸管配用图3中的晶闸管G FIN散热器长150mm,风速2.5米/秒。焊机工作120秒后暂停80秒,符合图1中序号5的工况。
图2晶闸管CR101功率损耗曲线
晶闸管较高结温计算如下公式:
这里,T为工作时间增加间隔时间;
tp间隔时间;
Rjc、Rca稳态热阻;
Zt为某时刻t零件与散热器的瞬态热阻之和;
Ta环境温度。
已知条件:T = 200秒,tp = 80秒,P ** 为102瓦,
图4及图3得: Rjc = 0.28 ℃/瓦,Rca = 0.4 ℃/瓦,
瞬态热阻 200秒ZT =(0.28 0.23)= 0.51 ℃/瓦
80秒时的瞬态热阻 Ztp =(0.28 0.11)= 0.39 ℃/瓦
瞬态热阻 280秒Z(tp T) =(0.28 0.3)= 0.58 ℃/瓦
代入公式:
根据标准,晶闸管允许较高工作温度 Tj为125 ℃
Ta = Tj - 48.96℃ = 125–48.96 = 76.04 ℃
因此,从理论上讲,上述例子中的晶闸管可以是75℃在环境温度下工作。
晶闸管在连续工作条件下的结温升高:
Tj–Ta = P ** ×(Rjc Rca)= 102 ×(0.28 0.4)= 69.36 ℃
比较两种工况的结果,两者的结温升差为20℃。可以看出,间隔工作的热量小于连续工作。焊机可选择散热面积较小(热阻较大)的散热器。
【图3】G FIN散热器瞬态热阻曲线
例2:电阻焊机与两个晶闸管并联控制初级脉冲电流。如果仍然选择CR101晶闸管和150毫米长G FIN散热器,风速2.5米/秒。每次通电10周波,较大峰值电流是多少?
计算图1中序号2的工况。
结温Tj = P ** ·Zt1 Ta
Zt波后晶闸管和散热器的瞬态热阻之和为10周。
允许较高结温Tj=125℃,环境温度 Ta=40℃
查图4和图3了解0.2秒(10周波)后,晶闸管瞬态热阻为0.12℃散热器的瞬态热阻为0.01℃因此 Zt1 = 0.12 0.01=0.13℃/瓦。
P ** =(125–40)/0.13 = 653瓦
然后用计算功耗的公式计算功耗下通过的峰值电流。此时,晶闸管的导角为180°,波形系数F=1.57,晶闸管(CR101)门槛电压VTO=1.13V,斜率电阻RTO =0.00175Ω
P ** = IF×VTO (IF×F) IF 2×RTO
653 = IF×1.13 ( IF ×1.57) 2×0.00175
通过晶闸管的电流平均为:IF = 279.71A
相应的峰值为 IFM = 279.71×π = 828.29A
因此,在这种情况下,晶闸管通过的10周波浪涌电流峰值只能小于828A,这种晶闸管的额定浪涌电流峰值不是2000A。
【图4】CR101晶闸管瞬态热阻曲线
在实际使用中,作者在上述晶闸管设计实例2中阐述了浪涌使用的观点。CR额定平均电流为1001A(峰值电流为314A),在任何场合都不想**过这个额定值。将晶闸管的过载浪涌能力留给突发的过电流故障。如果有焊机等间歇性工况,温升较低,建议适当调整散热条件。通过计算或试验,可以降低风量、风速或散热器,以获得新的平衡。
(二)选择焊机用晶闸管的几条建议
1.选用通态压降(峰值压降)小的晶闸管。
2.选择额定有效值电流(IRMS)大晶闸管。晶闸管由不同的生产单位生产,额定平均电流相同,但额定有效电流不同。
3.对于额定平均电流相同的晶闸管,应选择电流过载能力大的晶闸管。
编者简介:朱英文:(1939- ),高级工程师,现任北京技术顾问,中国电力电子行业 ** 咨询师主要研究电力半导体设备的设计、制造和应用以及电力半导体设备的主电路结构设计。他参与了专业词典、书籍的编写和翻译。主要结果有:无刷励磁发电机旋转整流管设计制造、晶闸管芯片球磨工艺、大功率半导体设备散热器风冷热阻计算方法等。
holny.cn.b2b168.com/m/
728511605